“航項目”既解決實際問題,又傳承吉利文化,統一管理語言,為人才發展搭建了一個揚帆遠航濟滄海的平臺,為吉利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持。
——吉利集團董事長 李書福
吉利汽車,已成為了中國民族汽車品牌的驕傲。在吉利近10年的持續突破性發展,走向民族汽車第一品牌的路上,點善軍團一路陪伴,為吉利干部培養努力耕耘,既是參與者也是見證者。
01
需 求 挑 戰
2010年,吉利收購沃爾沃后,戰略聚焦在以提升產品競爭力拉動系統整體競爭力:圍繞“產品規劃”全力推進品牌規劃、人力資源規劃、采購規劃、營銷規劃、服務規劃等工作。
基于吉利企業戰略發展需要,在干部發展上,建立識別選拔、培養發展一大批具有統一標準的干部隊伍成為首要任務。怎么樣做好干部培養?
集團人力資源部開始立項時,面對來自業務領導的極大挑戰:傳統的課堂式培養方式是在耽誤時間,和業務脫節,不能真正起到培養的效果,對業務支持的作用有限。
02
贏 得 認 同
如何通過人才培養項目,既有效地支持干部的培養和發展,又能夠支持業務改善?吉利集團HR魏梅副總裁是點善軍團的知音,她看到點善軍團的方案時說“這是一個中藥調理的過程,堅持下去,對吉利的干部培養一定會有效果的?!?/p>
遠航項目便從2011年底正式啟動了。
遠航項目以“廣聞、深思、篤行、傳承”為學習理念,以“明確方向、優化方法、建立秩序”為學習框架,用以致學為主,學以致用為輔。既關注學員“身、心、智、能、器”均衡發展,又關注集團永續發展,立足長遠,達到個人成長與組織發展的雙贏,真正做到知道、做到、做出結果。
為更好地保證項目的效果,項目組通過集中研修的完美體驗、過程研修的有效落地,聚焦關鍵業務課題和學員能力短板的有效改進,一對一教練輔導,真正做到學員的改善和提升。
2012年,首期項目結營的時候,安聰慧總裁全程聽取學員的匯報,看到了不同部門的中高層管理干部,聚焦關鍵工作任務,用統一的語言,進行課題的突破。特別是在生產、研發、營銷、服務等領域,取得大大小小的業務改善,在實踐中運用所學,內化于心,外化于行。
安聰慧總裁總結發言說:這樣的培養項目非常好,類似的項目預算不設上限,應該堅持下去。同時,安總也通過這個培養項目的平臺,傳遞公司戰略方向,促動上下共識。
03
持 續 合 作
“航項目”形成集團管理干部人才梯隊,服務于集團戰略規劃的實現。
——吉利集團總裁 安聰慧
正是看到項目的短期、中期和長期的價值,在2013年遠航二期結營的時候,安聰慧總裁提出邀請李書福董事長參與項目的結營評審。
當李書福董事長聽到:提升車內空氣質量的項目既達到國家標準,又每年降低750萬的成本,非常開心,而且類似的項目不止一個,每位學員都有課題的落地,并用統一的方法論和工具來推動。李書福董事長指示這樣的項目應該全集團去推廣,真正的傳承和發展下去。
在其后的遠航三期、四期的結營活動中,李董事長都全程參與,每次都做了充分的準備,在項目平臺上,傳遞吉利的夢想和文化,促動上下同欲。
04
遍 地 開 花
在李書福董事長的指示下,2013年開始,在集團“航項目”的框架下,研究總院、銷售公司、動力系統、整車生產基地等各個業務單元,結合各自的業務現狀,也系統的開展了微航項目的落地,讓項目價值在全集團范圍內生根發芽。
在開展的過程合作過,并做了很多微創新的探索,針對工程師隊伍、項目經理隊伍、班組長隊伍也形成了不同的個性化的解決方案。
05
迭 代 進 化
像海豚一樣,既能深深的扎進去,又能高高的躍起來!
——吉利集團HR副總裁 魏梅
進入2017年,如何根據新業務的需求,快速識別培養一批“來之能戰、戰則必勝”的后備管理干部,便設計、策劃啟動了“海豚項目”,寓意為像海豚一樣深深的扎進去,又能高高的躍起來。
點善軍團團隊和吉利企業大學領導力學院同事們,一起探索第一期海豚計劃,聚焦全球領導力模型,以“促大局、帶團隊、拿結果”為能力發展目標,訓戰結合,識訓結合,2017年培養了近40名高潛學員。在2018年第一批集團直管干部的任命中,12名管理干部有10名來源于海豚班。
2018年,項目進一步升級迭代,分別設立了國內海豚班和國際海豚班,培養了80多名后備管理干部。2019年同時規劃了兩期高潛人才培養項目,為吉利中高層干部儲備源源不斷的人才。
2018年的海豚項目,在交大企業大學優秀實踐的評選中,也得到評選小組的高度認可,獲得優秀項目的大獎。集團HR培訓團隊也兩次獲得了集團年度業務創新突破獎,這是對項目最大的認可。
06
結 果 說 話
有效的人才培養必須和業務緊密結合,去除多余的假動作,追求真效果,并且持之以恒,不斷創新,知行合一。
中人網點善軍團堅持用結果說話,才能具備持久的生命力。